世界機器人大會期間,因時公司發布了新的力控產品引起行業關注,本刊記者為此采訪了百忙中的蔡總蔡穎鵬。
專注細分領域
因時公司全稱是北京因時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5月,至今也就剛剛3歲,是個典型的高科技創新型企業。公司總共20多號人,在中關村的蘇州街占著一席之地,拳頭產品是微型伺服電缸。
微小型有多???最新的型號大概就是一個成人的指頭大小。做一體化伺服系統的企業有不少,但是能做到小體積并帶有力感知的商業級產品的,沒有幾家,再加上直線運動方式,目前只有因時。
在展會上,熟悉機器人行業技術的人都會到因時的展臺上轉轉,看看他們展示的技術和產品樣本。蔡總隨手演示了微型伺服電缸的力控能力,利用其做的靈巧手,可以握住水杯等重物甚至一張紙,重物的重量目前可以做到3kg。展臺上密密麻麻地排著各種型號的產品樣件,有旁軸型、共軸型、旁軸力控型、共軸力控型,行程分類10mm、16mm,接口包括標準接口、八角接口、帶耳接口、螺桿接口等。蔡總表示,公司現在的主要任務就是不斷完善產品型號,持續進行產品性能的迭代升級,保證市場的需求。
產業化是高科技初創企業最艱難的一步。對于高科技人才,技術的高端與復雜相對而言不是難題,難的是將高端技術以合理的性價比實現出來,達到市場的供給要求。商業級的產品不是科研樣機,除了技術滿足市場要求,產品的可靠性、耐用性以及符合國家的各類相關標準均不可缺,而且對原材料的選擇、制造工藝的設計、各種老化試驗、產品防水防塵防電磁等能力考量的具體工作實踐復雜度與難度均不亞于技術性能的實現。從第一批產品用戶開始,跟蹤、檢查、改進產品,不斷迭代升級,至今,蔡總明顯松了一口氣,可以放開擴大產能了。
尋找渠道伙伴
“我們本身的定位是‘核心零部件+智能操作’,目前的工作重點一是在核心零部件做更多的迭代升級,二是尋找商業級的大客戶,拓展渠道。在細分領域,因時定位在上游提供零部件產品,雖然感覺到下游應用市場很廣,但是不會自己去搶下游市場,而是尋找合作伙伴,為其提供相應的智能操作方案,助其在下游市場拓展應用?!碧岬较掠问袌?,蔡總表示,“在國內,下游市場的應用尚屬于早期階段,所以,因時與合作伙伴都需要努力?!?/p>
在過去的時間里,因時已經有了100余家合作伙伴,在服務機器人、工業機器人、醫療康復機器人、教育研發機器人、遙操作機器人等方面都有不錯的搭檔,蔡總相信其中一定能跑出白馬,撕開應用的裂口。
未來的渠道拓展,蔡總不僅瞄準國內市場,更盯上了國際大舞臺。因時的技術優勢和產品性能,令蔡總充滿自信,“在國內已經申請了近40余項發明專利,國外也有一批,明年還要更多的專利出來?!?/p>
伴隨市場成長
機器人行業的成長不僅僅是技術的成長,也是市場的成長。因時公司的優勢是力控技術,但是非力控的減速器也有廣袤的應用。蔡總表示,針對不同應用,因時提供不同的產品方案,標準版本產品不帶力控,新產品帶力控,柔性產品需要力控?!霸谑褂蒙?,目前公司產品從設計、材料到控制工藝,都經過嚴格測試,正常使用的話,10萬次沒問題,使用至少1年,這是普通消費級別的。未來還有長壽命系列的,根據用戶需求,設計使用百萬次的、壽命3年以上的產品?!?/p>
在因時展示的應用里,帶力控的手可以彈鋼琴、抓球、取卡片、開冰箱、倒水,為未來應用打開了豐富的想象,藥房取藥、超市取物、智能家居、康復醫療等等都是可預見的應用,特別是移動操作和遙操作是蔡總十分看好的市場,“比如說巡檢機器人,以前遇到門具備感應功能的可以進去,如果是需要按鍵或者旋轉把手的門就沒辦法了。加上力感知力控制以后,巡檢機器人可以真正實現檢查功能,而不似以前以巡視為主?!?/p>
隨著機器人與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記者相信,帶力感知力控制的應用將越來越多,未來市場將越來越廣闊,與時俱進的因時公司亦前途光明。